相伴读书,共同成长--记颍东区第二十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读书研讨会
编辑: 时间:2019-12-01
11月29日(周五)晚上,朱可然老师带领的第二十一期读书研讨会在城郊中学团体辅导室如期举行。
本次读书会重点听读《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的第五章《边界I:框架》。我们共同研讨了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咨询工作情境下的治疗框架。
读书时间是晚上6:30--8:30。也许是担心其他的伙伴没有时间吃晚饭吧,每次都有人热心地带来零食分享。这次,是刘丽婷老师和瞿玉美老师准备的小点心。
在读书会上,既分享精神食粮,又分享物质食粮,我们乐在其中!
心理咨询的治疗框架,也就是进行治疗的基本规则和可靠情境。治疗框架可以为心理咨询的有序开展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
关于咨询,咨询师和来访者首先共同所关心的问题就是争取最佳效果的条件是什么?
有些内容在任何咨询情境下都是必需有的。例如:咨询师的倾听,又如咨询师对保密原则的遵守。
有些内容需要根据咨询师或来访者以及双方特殊的情况,可以探讨与协商的。比如:咨询时间的安排,取消咨询会谈如何收费,联络与咨询的方式等。
明确了治疗框架,也就明确了咨询工作的边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愿意和有原则的人相处;在咨询过程中,“拥有稳定的边界比边界内容本身更加重要”——既要知其可为,又要知其不可为——心理咨询也不是万能的。
凡是涉及治疗边界的问题都不简单。我们不能无视限制,破坏规则;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考虑例外事情的应对方案。
如果来访者是神经症性的病人(神经症性病人≠神经病人),如果来访者有着专制的父母,如果来访者因为关系的僵化而痛苦(类似于有情常被无情伤的情况),他们都需要包容,需要温暖和理解的沟通。面对他们,应该怎么处理治疗框架下的边界问题呢?
如果来访者正处于某种情绪的边缘状态,就是咨询师的任何回应都可能导致其陷入暴怒或者二次受伤害的状态,比如正在痛苦的回忆中哀伤着,可是约定的咨询时间又需要结束了,怎么办?这是考验咨询师的时刻,需要咨询师巧妙地调配爱与温暖的体验,还有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又如,陷入抑郁和解离状态,就是那种憎恨自我的状态,他们会打自己,甚至要杀死自己,怎么办?这是咨询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必须以保护来访者的积极态度争取其产生一种顿悟的效果。 关键时刻,产生咨询效果的力量一定是出于咨询师真诚的自然反应。
如此情况之下,可能需要偏离基本的治疗框架。当然,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带着歉意地描述治疗框架中的规则并坚持这些规则是没错的。
关于隐私、关于时间、关于费用、关于取消预约、关于限制等方面的问题,都是治疗框架必须涉及的问题。这是咨询师和来访者都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必须坦诚面对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果做出了一个连自己都心存疑虑的安排,可能永远都不能算作是一个好的安排。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