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安然心理咨询中心

Fuyang Enr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预约电话

18900582028

当前位置: 主页 > 青少年咨询 > 综合研究 >

【阜阳心理咨询中心】废掉一个孩子,你就不停地说他、说他、说他.....

编辑: 时间:2025-01-09


【阜阳心理咨询中心】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做到十全十美,但若父母能够努力让孩子透过自己,看到这个世界的善意,便会让孩子的人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用行动教育孩子,不教而教,才是最高级的教育。

  01

  爱说叨的家长,养不出“听话”的孩子

  周末清早,楼道里充斥着一位妈妈对孩子的吼叫声:“你怎么回事?跟你说了多少遍,快点吃饭!”“还不赶紧去写作业?你以为今天很空吗!”“又在玩了!你还犟嘴?信不信我抽你……”整整一个上午,她对孩子的数落、催促、关照没有停歇。

  虽然大清早被打扰让人不悦,但也能理解这位妈妈的无奈。如果不是黔驴技穷,又怎会喋喋不休?然而,更让人心疼的是孩子。长期生活在密集的唠叨声中,他该有多么无助和受伤?

  “孩子不听话,家长才唠叨”,这是许多父母在教育问题上的共识。然而,透过爱唠叨的父母,总能发现身后站着“不听话”的孩子。明明是为了孩子好,可为什么说一千遍一万遍,孩子却无动于衷?

  很多时候,家长只关注自己的诉求没有得到回应,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当孩子面对唠叨时,他在想什么?

  网上有一个5岁男孩的报警视频,原因令人啼笑皆非:妈妈唠叨了50分钟后,气得离家出走。孩子委屈地对警察说:“我都不知道妈妈生气的点在哪里。”他努力回忆自己做了什么让妈妈生气的事,最后只能无奈地哭诉:“我就是在那儿吃饭,一句话没讲。”

  孩子的回答揭示了一个事实:妈妈在50分钟里独自唱着“独角戏”,而孩子根本没有听进去。类似的情况在《脱口秀大会》上也被House爆笑吐槽。他说,父母的唠叨他一次都没听进去,仿佛有一种超能力,能把不想听的话全部“静音”。

  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解释了这种现象:当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发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唠叨虽无恶意,却是一种恶习,像一把钝刀,一刀刀剐在孩子身上,抑制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判断力。

  02

  语言的杀伤力:责骂比唠叨更可怕

  如果说唠叨是绵密的针,责骂则是一记沉闷的棍,逼得孩子奋起反抗,甚至以命相抵。成都14岁初中生王佳乐在遗书中写道:“语言暴力真的很伤人。”随后,他从14楼一跃而下,结束了生命。

  言语可以激起斗志,也可以摧毁生命。如今,棍棒教育虽减少,但语言暴力却屡见不鲜。谩骂、讽刺、嘲笑,这些脱口而出的话语,往往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

  据统计,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语言暴力的伤害,而施暴者往往是他们的至亲。美国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在孩子年幼时,父母的话等于真理。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影响。

  语言暴力虽不攻身,却攻心。每一句尖利的话都像一把带毒的刀,足以葬送孩子的一生。爱之深,责之切,但孩子就像小苗,成长过程中需要呵护,而不是言语的狂风暴雨。

  03

  身教是最高级的教育

  “三等父母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为引领孩子。”用行动教育孩子,首先要求父母收住脾气。

  一位五年级孩子的妈妈曾因对儿子要求严格,导致母子冲突不断。虽然她忍住没动手,但争吵频繁。一次,孩子忘带作业本,妈妈辛苦送到学校,却遭到孩子的嫌弃。第二天,孩子又忘带表格,妈妈拒绝再送,但最终不得不妥协。

  在校门口,妈妈突然感到心疼:全班只有儿子忘带表格,这一上午他该有多尴尬?见到儿子时,她一反常态,没有责备,而是和颜悦色地递上表格和水壶。孩子眼中泛起泪光,低声说:“妈妈,我又让你跑了一趟……”

  这次经历让妈妈意识到,宽容的力量如此强大,能让一个从不认错的孩子主动道歉。她开始约束自己的脾气,发现孩子也越来越懂事。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坏脾气是死敌。心理学研究发现,抑制情绪可以削弱情绪。克制脾气虽然当下难受,但长期练习控制,却能让人掌握情绪。

  用行动教育孩子,不教而教,才是最高级的教育。父母若能努力让孩子透过自己,看到这个世界的善意,孩子的人生将拥有更多可能性。

(作者:赵华)

------分隔线----------------------------